生物報告
病毒與細菌的比較
加拉巴哥群島介紹
病毒與細菌的比較
細菌
1.   
屬原核生物
2.   
形狀:球菌、桿菌、螺旋菌
3.   
構造
(1)  細胞壁:肽聚醣
(2)  細胞膜:膜上有呼吸作用酵素,可合成ATP
(3)  細胞質:有酵素和核醣體
(4)  染色體:DNA疊合而成
(5)  纖毛:蛋白質構成,l與遺傳物質轉移有關
(6)  莢膜:由多醣或多肽構成,有包護作用,能增強細菌致病力
(7)  葉綠素:某些自營細菌才有,可進行光合作用
4.   
生長:大多適合生長在攝氏20至45度
5.   
分類
(1)  獲得營養的方式
異營性:腐生菌、寄生菌
自營性:光和細菌
(2)  氧氣利用的方式: 好氧菌、厭氧菌
6.   
繁殖:分裂生殖、接合升殖
病毒
1.   
需用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
2.   
無細胞基本構造
3.   
形狀:二十面體、螺旋對稱、複雜對稱
4.   
構造:蛋白質外殼、核酸中心(遺傳物質為DNA或RNA)
5.   
繁殖:缺乏代謝系統,無法獨立生活,為絕對寄生
6.   
感染宿主:動物、植物、細菌
7.   
複製過程:吸附、除殼、合成、組合、釋放
8.   
動物病毒的傳播途徑:飛沫、蚊蟲媒介、動物咬傷、攝食、輸血、體液
9.   
植物病毒的傳播途徑:昆蟲啃咬、播種、授粉、人為傷口、自然摩擦
https://microbiologyinfo.com/differences-between-bacteria-and-viruses/
科隆群島,歐洲殖民者稱為加拉巴哥群島, 於1570年被西班牙人發現後以當地極大的龜Galopegos (Tortoise)命名。它位於南美洲大陸厄瓜多爾外海一千公里的地方, 由18個大小島嶼組成。這裡是由幾百萬前一連串的火山爆發後形成的,因此地質非常新,有些島嶼上甚至只見火山爆發後的熔岩形成的石塊,沒有土壤。
    1835年九月,小獵犬號航向太平洋的加拉巴哥群島。達爾文是船上的一員,當時26歲。達爾文是自學出身的自然學者,在加拉巴哥群島上,從雀鳥喙和象龜甲上發現天擇的機制──每一個物種能適應的食物類型或島嶼生態系,都是唯一的。加拉巴哥群島上的生物與其地地區的生物相此確實有不同之處,不僅鳥類及爬蟲類如此,其它像魚貝類、昆蟲、花草等也是相同。例如,達爾文在那裡所採集的十五種魚,以及十六種陸生貝類中的十五種都是別處看不到的新種。 不過這些幾乎全是新種的島上生物,與一千公里外的南美太平洋岸的生物有明顯的差異又有微妙的類似。

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